眼下,2012年香港大学招生和面试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,许多申请了香港大学的内地生都将踏入香港大学面试考场。香港大学面试有哪些内容、大家该注意什么呢?一位在2010年参加了香港大学面试的朋友在此与我们分享了他的面试经验,从过来人的角度为2012年的香港大学申请人提供参考。
我去参加面试的时间是6月28日,地点在北大文史楼,去的时候一定要准时到场~因为毕竟香港大学面试不是高考,港大就给你发封邮件、发个短信而已,去不去是你自己的事儿。所以高考之后千万别因为放松过度而忘了这事儿。
有着娱乐通宵习惯的同学们就暂时调整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吧~我那天应该十点半到场,慎重起见九点半就到了北大南门,结果困得在车里睡了半个小时,索性及时地精神抖擞了……
北大里面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路标,香港大学那边的人认为文史楼很好找呃?当天北大一帮大四的一身毕业装拍照留念,差点儿就挡住了文史楼。到了文史楼前各种人山人海,在我们之前还有一拨参加香港大学面试的,出来一个就会被围观问话题是什么。有讨论肥胖的、还有讨论全球变冷的。个人感觉全球变冷这个话题比较强大,大家都全球变暖了,您来一唱反调、非主流,不过大家也都有话可说,2008年2月的南方冻雨至今刻骨铭心。
时间一到千军万马冲入北大经年久远的文史楼,门口把门的几位都应该是大一的学生,说不定去年就是在这儿面试的。然后进了一间准备室,就是北大平时上课的小教室,一男一女点名分组。然后还有一位应该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所在,在那边分发分组的标签。所谓标签就是一张黏性纸,贴在衣服上,有你所在的组和你的位置(比如说你是A组第一个,纸上就是黑笔写的A1)。我和一同学一块儿去的香港大学面试,我们两个高考成绩也一模一样,但是点名时很快就点到了他,我却等了N久……注意了注意了,事后证明,点名的一对男女只是打酱油的,面试见到教授前的一切人等几乎都是打酱油的,所以不要太过紧张,别动不动就要让每个人知道你是港大最合适的人选,说服BOSS就成了。
因此推断香港大学面试大概时间段(就是你在哪天哪场)是根据你的高考成绩定的,这样水平相近的人会被分在一个小组(仅仅是推断,因为我们组人的分数都差不多)。而分组呢,应该是根据你的报名时间定的(我那同学早就报名了,我是高考之后才没事儿闲的报的港大)。呵呵,我不是推断帝,以上仅为推测,不过可能为真,谁知道港大的教授们(忍住了没用那个同义词)脑子里有什么……
如果推断属实的话,就强烈建议各位早报香港大学咯~不要像我一样那么晚才报名……分组靠后教授会变得不耐烦的……详情见下文……
一个组七个人,分完组后(我是R6),一个组的一定要抓紧时间聚在一起讨论一下。不用太学术,随便聊聊天呗。男生这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大家,要不然什么都没经过就直接坐在一起分组讨论,太辛苦点儿了吧?
怕没话说?话题好办啊,都是刚刚从高考熔炉里爬出来的同道中人,怎能没话说?聊聊学校什么的,一问还真有一八中的,同届不同班。不过个人以为见着同学了也不用两眼泪汪汪,同组的还有其它五个人呢,我很淡定地没和这位八中的仁兄单聊,毕竟面试前夕在人家的地盘搞同学会是一件不太理智的事情。
l 我组配置为两个八中、两个实验、一个师大二附、一个人大附、一个北大附,西城“围攻”海淀,我很满意~在官方破冰前的“民间破冰”进行得相当顺利,大家甚至试了试模拟小组讨论。
之后来了个上了年级的法学教授,外国人。这就是传说中的官方破冰啦。不过当时等候室里算上我们还有最后三个组,换句话说,港大哪边明显面试累了(想吃午饭了吧囧),连寒暄都一起来了。我那同学先出去的,就受到不同礼遇,只和一个小组的成员一一寒暄,这不公平= =再说一遍一定要早报名啊啊啊啊!不过他们那组同样杯具,前三个人外教都问的是天气如何,结果到了第四个哥们那儿改问一路顺风否?结果据路边社报道,此人明显未反应过来,其回答为Fine。正常人不要去尝试这种错误。非正常人也不要。
分2页 当前为第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: